注册公司:萌动的临港——浦东开发开放23周年
——专注临港注册公司税收政策解读享受临港新城退税政策,上海临港新城招商网,188-021-11128 翁先生 同微信
萌动的
临港——浦东开发开放23周年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发布时间:2021-04-23 06:35
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23周年的日子。23年,浦东一路行来,始终凭海临风。这其中,这五年,
临港新城是浦东引人关注的几个点之一。有一种说法是:“(上世纪)90年代看浦东,21世纪看
临港新城。”而上海临港业茂企业服务中心这些天在当地采访的实际感受是,在这个
上海迎来朝霞的东尖角,正发生微妙而深的萌动。
临港听涛,涛声不再依旧。
在单位食堂,用过简单的午餐后,
上海电气
临港重型机械装备基地的高小丽习惯到周边的绿地散会儿步。
临港的幽静,让她极少被打扰。不过昨天她遇到了“意外”。
花坛的拐角处,一位西装革履,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人挡住了她的去路,用充满自信的口气发问:“小姐,你买房子吗?现在不买
临港的房子,以后可要后悔的。”还没等高小丽反应过来,一张房产宣传单就已塞进了手里。
宣传单上用超大号字体写着:“双特”来了,
临港疯了!
“现在的房产商太敏锐了。”虽然不情愿被骚扰,但小高不得不佩服商家的精明,她承认这个标题的确具有吸引力。因为,自从2月底,
上海公布扶持
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的“特殊机制,特殊政策”以来,“双特”就一直是她和同事口中的热词。
她不知道
临港会不会“疯”,但她知道
临港一定会变,而且改变已经开始。
“现在到了晚上,能看到一户户人家的灯光亮起来了。”
临港家园居委会副主任王献说,随着人气的聚集,
临港的生活味道也慢慢浓起来。
春江水暖鸭先知。
临港的变化只有
临港人最有发言权。
昨天,
上海空气轻度污染。但66岁的赵国平却在自家门前的天井里,眯着眼,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。
赵国平家住南汇新城镇海事小区64幢102室。他原本住在杨浦区,2008年初,在海事大学上班的女婿以3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套100平方米的“补贴房”,随后,他与老伴及女婿一家共五口人定居于此,成为这座海边新城的第一批住户。
5年时间,老赵一家五口的海边生活,就像这座滩涂上建起的新城一般,从无到有,从冷清到渐渐热闹起来。
还记得2008年,那时的
临港简直“一无所有”,没有像样的超市,家门口没有菜场。那一年的大年夜,买不到年货,老赵一家不得不赶回市区过年。后来,年味一年年地变浓。老赵的妻子阮晴红回想起2009年大年夜的热闹:“当时学校摆了二十几桌,邀请在
临港的教师及家属吃年夜饭,唱歌跳舞抽奖,很开心。”而如今,在
临港过年不需要“搭伙”了,“2021年我们在这里过年,什么都能买到了”。
年轻人对
临港也有了感情。老赵的女婿高伟荣是海事大学的图书管理员,海事大学迁址
临港,他就在
临港买了房子,妻子女儿“随迁”,妻子在东岸涟城小区任居委会副主任,女儿在
工商附小
临港分校上学。起先,高伟荣不知道女儿能不能适应“乡下生活”。没想到,女儿高珊珊非常喜欢这里。让珊珊最开心的就是能在海边玩耍,说起抓螃蟹的事,她双手比划着,好像螃蟹就在手上。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:“这里好,
上海太吵。”
毋庸讳言,现在的
临港,像老赵那样举家搬来生活的,仍旧为数不多,但数量一直在增长也是事实。
上海海事大学、
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和教师,是入住
临港的第一批人。海事小区、海洋小区是
临港最早的两个居民小区,尽管2008年底时的房价仅为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,但小区依然冷冷清清,不少老师买了房但不愿住,每天奔波在上班和回家的路上。
“现在到了晚上,能看到一户户人家的灯光亮起来了。”
临港家园居委会副主任王献说,最早的时候,两个小区里入住的仅有20多户人家,如今,大约有900户在这里安了家。随着人气的聚集,
临港的生活味道也慢慢浓起来。在小区边上的古棕路、美人蕉路上,这些年超市、饭店、宾馆、KTV一家家开了张。
一个多月前,“双特政策”的发布则让
临港的热度再次升温。“现在很多朋友都在问我,
临港怎么样?房价多少?出去买菜方不方便?”老赵说,如今,
临港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,有的在校生不足百人,教学设施照样“高配”。市六医院分院已开张,芦潮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开工,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也已落地。
临港居民最为关注的出行,也有望在2021年三季度改观——地铁16号线将直通南汇新城镇……
这让人想起了20多年前的浦东开发开放。或许,在
临港行政服务中心吃饭的人们,将成为东海滩边奇迹诞生的开拓者。
早上10点多,赵越在
临港办妥了公司交给她的任务——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办理。“没想到这么快。”赵越说。
赵越所在公司在长宁区,
注册在
临港。她和司机张忠刚早上7点驱车赶往
临港,车程一个半小时。“开苏州也到了吧,远了点。”不过办事的
流程让赵越很“爽”。用不着排队,所有事项在6号
工商企业登记窗口办妥,仅一个多小时。
让
上海市民感觉“老远老远”的
临港,正在行政服务上快速向落户
临港的企业和单位走近。这是
临港的又一个新变化。
2012年9月19日,南汇新城镇揭牌成立,随之启用的是
临港地区行政服务中心。如今,36个服务窗口高效运转,企业准入、项目审批及社区事务的办理均能在“一扇门”里搞定。在9号、10号窗口,浦东第四税务所的谈义勇和周学峰面对面坐着,他们的工作是办理企业税务登记证,“刚开始一天只办五六个业务”,后来逐月增加,尤其是“双特政策”发布以来,几乎每天要办理二三十个业务。
上周,浦东新区农委主任王正泉找下属谈心。去年9月17日,农委作为首批入驻
临港的ZF职能bumen之一,“一大家子”从川沙新镇搬至
临港。上班远了,下基层也不方便了,王正泉想听一听大家的想法。没想到,很少有人提到搬迁造成的不便,最多的声音是,
临港是个施展身手的好地方。办公室主任江臻宇家住市区,自己开车,每天来回两三个小时,路费成本将近200元。他坦言“有点吃不消”,但他说自己不会“逃离”
临港,而是考虑在
临港买房,让孩子来这里读书。
更令人想不到的是,“双特政策”发布之后,
临港还第一次出现了主动放弃区级机关岗位,志愿交流来此工作的青年干部。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政专业的80后女孩杨丹就是其中一位。此前她在区ZF机关党委工作,出入的是区ZF“1号楼”,接触的都是区里的“大人物”。谁也没料到,杨丹会递交申请,要求交换到
临港工作。这一决定让不少人跌碎眼镜,还招来了父母的强烈反对。杨丹笑着说,自己费了不少口舌才最终说服父母。而她自己对这一决定却从来没有动摇过。“在区级机关也许晋升机会更多,但自己老觉得工作过于程式化,仿佛一眼就能看到十年、甚至二十年后的自己。”这种想法常常让她感到可怕,“我觉得应该趁年轻,出来闯一闯,看看自己还能不能做得更好。而
临港正是这样一方舞台,别看这里离市区远,但这里一切都是未知的。就像一块空白画布,可以让艺术家任意挥洒,我期待自己的青春也能挥洒在
临港这样的热土。”
中午,
临港行政服务中心3楼大食堂,来此用餐的机关人员济济一堂,有原芦潮港镇、申港街道的公务员,也有区农委、经信委的工作人员。
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、南汇新城镇镇长袁胜明说,一项项“利好”齐聚,2021年应是
临港的“发力年”。人心齐,好发力,
临港必将成为人气进一步集聚,产城进一步融合,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区域。
这让人想起了20多年前的浦东开发开放。当年的陆家嘴,曾是一片农田旧区。而十年前的
临港,也是茫茫滩涂。或许,在
临港行政服务中心吃饭的人们,将犹如当年黄浦江畔的建设者们一样,成为东海滩边奇迹诞生的开拓者。
在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公司工作的王润东相信,在
临港上班的生活,会一点点滋润起来,总有一天,工友们会喜欢这里。
每天下午4点10分,
临港上海电气工厂内,50辆蓝色大巴鱼贯而出。这是
上海电气员工班车,承载着逾两千人的上下班出行。
27岁的奚洁静家在闵行,早上6点多起床,走几分钟便到了班车停靠点,一个多小时后能赶到工厂。
上海电气
临港基地目前有员工近2700人,85%的人和小奚一样选择乘班车上下班。为这50辆大巴,工厂每年要支付2000余万元的出行成本。
同一条马路上,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公司,28岁的王润东住在泥城镇“
临港产业佳园”7号楼。这是一栋高层宿舍楼,每人每月付房租100元,余下由公司补贴。与
上海电气一样,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公司也有员工2600人,每年花在员工“住、行”的费用也高达几千万元。
出行费、房租费如此高,
临港的房价却并不高,目前滴水湖边上的商品房每平方米约为1.4万元。让员工住在
临港,岂不省钱?
可是,在
临港产业区内,现在还没有哪家企业愿为员工买房贴款。关键在于,员工买了房,能住下来吗?企业管理者们发现,无论是
上海市区还是外省市的员工,就算有能力,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如候鸟奔波,而不愿在滴水湖边买房住下。
外地来的杨永刚,上下班花费3个多小时。他考察过
临港的“生存条件”,发现从工厂到滴水湖没公交,附近也没像样的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,就退却了。
无论是
上海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,还是从企业自身发展的空间来说,
临港无疑是个好地方。目前,
临港产业区已聚集了各类企业管理人员、工程技术人员、技术工人3.5万余名。
临港制造,正成为推动
上海高端、极端制造走向世界的品牌。
上海电气
临港基地的中层干部高小丽说,企业看中
临港,一是靠海,运输方便;二是生产供应链完善,配套成本降低;三是对于传统工业,
临港地区有良好的发展空间。可是,高小丽也像工人们一样,天天从市区赶来。
留住了企业,为何留不住人?
上海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党组书记、浦东新区副区长朱嘉骏坦言,解决产城融合问题,
临港还面临三大挑战,一是
临港远离
上海市中心城区;二是
临港在滩涂上造城,没有老城区做依托;三是区域面积达315平方公里,大区域开发,配套设施投资巨大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
“我们将努力练好内功,为留人做准备。”朱嘉骏上海临港业茂企业服务中心介绍,100万平方米配售给产业区人才等群体的限价房,2021年将有一部分房源进入配售阶段;今后,人才可按本市有关规定和
临港地区引进人才优惠政策,办理《
上海市居住证》或户籍;引进商业设施,造文体广场……“筑巢引凤”正悄悄进行。
对于这样的承诺,产业工人们不可能不关心,他们正怀着期待又有些忐忑的心情。“希望‘双特’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能尽快落地。老实说,工人们心还是悬着的。人才津贴能不能覆盖到有特殊贡献的产业工人身上?双定双限房的认购会不会有所突破,对那些已经在市区买房,被列入限购范围的人才能不能有所倾斜?这些都是大家每天在议论的话题……”
晚上7点多,泥城镇鸿音路。营业面积8500平方米、15日开业的大润发超市内人头攒动,灯光如昼。王润东从“
临港产业佳园”出发,步行10几分钟就能赶到。他相信,在
临港上班的生活,会一点点滋润起来,总有一天,工友们会喜欢这里。
——上海临港业茂企业服务中心★★★【临港工商注册服务中心 188-021-11128 翁先生 同微信 0元注册】★★★临港注册公司,上海自贸区公司注册,0元注册+3天快速出证+免费提供地址...
猜您喜欢
临港业茂: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有望3300万保持世界第一
注册上海公司:全球最大电子消费展CES亚洲展明年落户新区
0元注册公司:临港发展迎来潜在生力军
临港业茂:不动产信息登记平台后年将覆盖全国
上海公司注册:中日货币明起直接交易
注册上海公司:中航工业商发制造正式入驻临港基地
注册公司:惠南镇“城中村”改造项目启动
注册公司:浦东将形成带状软件产业布局
上海公司注册:浦东成我国创投机构最集中地区之一
注册上海公司:方案已上报,上海自贸区离岸业务15企业所得税在望?